主讲人:吴玉庭
报告会题目:双碳愿景下熔盐高温传热蓄热的应用场景及研发进展
时间:2022年5月27日 14:00—15:30
地点:腾讯会议120-911-592
主讲人简介:
吴玉庭,博士,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,北京工业大学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,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。先后入选北京市长城学者、北京工业大学京华人才、服务北京创新人才等,学术兼职包括包括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,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储能技术设备专委会副主任,中国无机盐协会熔盐储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化工学会储能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业委员会委员,北京市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热分析专业委员会理事等,担任《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》、《储能科学与技术》杂志编委。主要研究方向为单螺杆压缩机/膨胀机、高温高热流传热蓄热、低品位能源高效热功转换,先进制冷技术、太阳能热发电等。先后发表论文300多篇,其中SCI论文146篇,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9项,实现专利转让2600万元。
内容摘要:
要实现我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,2030年达到碳排放高峰和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,必须在发电侧、电网和需求侧配备足够容量的储能装置。抽水储能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,其极限装机容量1亿千瓦左右,我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实现需要数亿千瓦的储能电站,缺口很大,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各种低成本大容量储能技术。熔盐储热是一种低成本、大容量和长寿命的储能技术,已在太阳能热发电、清洁能源供热中实现大容量的配备和应用,可用于火电厂灵活性改造,太阳能热发电、分布式太阳能热电联供、太阳能供热、谷电或弃风弃光电加热供热、间歇式余热回收等领域,在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、2030年达到碳排放高峰和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北京工业大学针对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混合熔盐熔点(凝固点)高、液体温度范围窄和储热密度低等缺陷,先后开发出了低熔点高温及超高温混合熔盐及其纳米流体系列配方,大幅提高了对流换热系数和储热密度,并在多个企业得到了应用;获得了熔盐受迫、自然、混合和纳米流体对流传热通用关联式,研发了熔盐传热储热及太阳能的系列专利技术;建成3个示范工程,与冀中能源成立了成果产业化的合资公司。